废话的成语四字成语(形容废话的成语两个字)(40个)

简介: 废话的成语四字成语(形容废话的成语两个字):举案齐眉,乱七八糟,口若悬河,咸嘴淡舌,唠唠叨叨,嗑牙料嘴,多嘴多舌,大发议论,奇谈怪论,尖酸刻薄,

废话的成语四字成语(形容废话的成语两个字):举案齐眉,乱七八糟,口若悬河,咸嘴淡舌,唠唠叨叨,嗑牙料嘴,多嘴多舌,大发议论,奇谈怪论,尖酸刻薄,屁话连篇,平平常常,并为一谈,废话连篇,弃本逐末,放言高论,无关紧要,枯燥无味,毫无顾忌,求道于盲,没完没了,流言混话,混为一谈,滔滔不绝,牛头不对马嘴,百舌之声,磕牙料嘴,答非所问,老生常谈,老调重谈,薄唇轻言,说东道西,说长道短,贫嘴贱舌,金玉良言,长舌之妇,问官答花,问道于盲,随口乱说,颠三倒四。1、举案齐眉 jǔ àn qí méi

释义:举案齐眉 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2、乱七八糟 luàn qī bā zāo

释义:乱七八糟 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3、口若悬河 kǒu ruò xuán hé

释义:口若悬河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4、咸嘴淡舌 xián zuǐ dàn shé

释义:咸嘴淡舌 比喻无事生非或没话找话说。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这一点子小崽子,也挑幺挑六,咸嘴淡舌,咬群的骡子似的。”

5、唠唠叨叨 lāo lāo dāo dāo

释义:唠唠叨叨 说话啰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宋 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

6、嗑牙料嘴 kē yá liào zuǐ

释义:嗑牙料嘴 多嘴多舌。

出处: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我这里道姓呼名,他那里嗑牙料嘴。”

7、多嘴多舌 duō zuǐ duō shé

释义:多嘴多舌 指嘴多,不该说而说

出处: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如今秋雨淋漓,一日难走一日,快与我行动些。”

8、大发议论 dà fā yì lùn

释义:大发议论 发:表达,传达。尽情地发表各种意见和评论。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6回:“文琴便扯天扯地的大谈起来,一会儿大发议论,一会儿又竭力恭维。”

9、奇谈怪论 qí tán guài lùn

释义:奇谈怪论 非常古怪又不合情理的谈论、文章。

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 春旧 仲子教授》:“乾隆戊申岁,余往汴梁,遇华秋帆中丞幕中,两眼若漆,奇谈怪论,咸视异物,无一人与言者。”

10、尖酸刻薄 jiān suān kè bó

释义:尖酸刻薄 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11、屁话连篇 pì huà lián piān

释义:屁话连篇 指满篇都是毫无价值、令人厌恶的话

12、平平常常 píng píng cháng cháng

释义:平平常常 普普通通,不值得注意,缺乏魅力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可是数十年来也不过做了一个无功无过平平常常的女子。”

13、并为一谈 bìng wéi yī tán

释义: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出处:唐 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14、废话连篇 fèi huà lián piān

释义:废话连篇 形容文章或言谈中不必要的话太多。

出处:毛泽东《的按语》:“有时废话连篇,有时又尽量简古,好象他们是立志要让读者受苦似的。”

15、弃本逐末 qì běn zhú mò

释义:弃本逐末 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它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 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16、放言高论 fàng yán gāo lùn

释义:放言高论 谓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出处:宋·苏轼《荀卿论》:“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

17、无关紧要 wú guān jǐn yào

释义:无关紧要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18、枯燥无味 kū zào wú wèi

释义:枯燥无味 单调呆板;毫无趣味。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

19、毫无顾忌 háo wú gù jì

释义:毫无顾忌 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感或犹豫,或不考虑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没有顾虑

出处:明·醒世居士《八段锦》第七段:“以假作真,毫无顾忌,致我割破恩爱,妻子逃亡。”

20、求道于盲 qiú dào yú máng

释义:求道于盲 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出处: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21、没完没了 méi wán méi le

释义:没完没了 没有完结的意思

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22、流言混话 liú yán hùn huà

释义:流言混话 无根据无道理的言语。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话在肚子里。”

23、混为一谈 hùn wéi yī tán

释义:混为一谈 混:搀杂。把不同的事物或人混在一起;说成是相同的。

出处:唐 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24、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释义:滔滔不绝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25、牛头不对马嘴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释义:牛头不对马嘴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

26、百舌之声 bǎi shé zhī shēng

释义:百舌之声 比喻唠叨、多嘴。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也。”

27、磕牙料嘴 kē yá liào zuǐ

释义:磕牙料嘴 多嘴多舌

出处: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咱与你甚班辈,自来不相会,走将来嗑牙料嘴。”

28、答非所问 dá fēi suǒ wèn

释义:答非所问 回答的并不是人家所问的事情。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正觉得他答非所问,程相公那里就打听说:‘什么叫作稀罕儿?’”

29、老生常谈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释义:老生常谈 老生:老书生。原指老书生经常谈论的事物或观点。后泛指毫无新意的理论或老话。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

30、老调重谈 lǎo diào chóng tán

释义:老调重谈 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

出处:邹韬奋《无政府与民主政治》:“如今不过是略换花样,实际是老调重谈罢了。”

31、薄唇轻言 báo chún qīng yán

释义:薄唇轻言 形容多嘴,说话随便。

出处:春秋 无名氏《灵枢经 逆顺肥瘦篇》:“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

32、说东道西 shuō dōng dào xī

释义:说东道西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

33、说长道短 shuō cháng dào duǎn

释义:说长道短 长、短:是非;好坏。说长处;讲短处。指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出处:汉 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34、贫嘴贱舌 pín zuǐ jiàn shé

释义:贫嘴贱舌 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35、金玉良言 jīn yù liáng yán

释义:金玉良言 金、玉:比喻十分珍贵。良言:好话。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36、长舌之妇 cháng shé zhī fù

释义:长舌之妇 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出处:《诗经·大雅·瞻卬》:“妇有长舌,唯厉之阶。”

37、问官答花 wèn guān dá huā

释义:问官答花 谓答非所问。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老头儿这才叫个‘问官答花,驴唇不对马嘴’。这与我的心事有什么相干?”

38、问道于盲 wèn dào yú máng

释义:问道于盲 盲:瞎子。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出处: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39、随口乱说 suí kǒu luàn shuō

40、颠三倒四 diān sān dǎo sì

释义:颠三倒四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