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等地降雪西北、华北南部、华中、江南等地降温
一、降水监测
综合气象观测产品系统(天衡天衍)雨雪相态分布产品(图1)显示,19日16时至20日16时,降雪或雨夹雪主要出现在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最大累积降雪量25.2mm,发生在山东沂水(图2)。
图1 19日16时-20日16时,全国地面站24小时雨雪相态分布图
图2 19日16时-20日16时,山东沂水实况序列图
全国地面站24小时累计降水产品(图3)显示,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降水,其中江淮、江汉等地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24小时最大累积降水量106.7mm,发生在湖北黄冈大桥#1红浮。
图3 19日16时-20日16时,全国地面站24小时累积降水
二、大气可降水量和GNSS-R积雪深度监测
综合气象观测产品系统(天衡天衍)大气可降水量产品(图4)显示,20日15时水汽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地区,水汽高值区位于广西、广东(>40mm)。850hPa组合风场显示,华南以南风为主,风速较强,华北以东北风为主,风速相对较弱。24小时大气可降水量变化图显示,我国西部、东北等地区水汽含量有所下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四川、广西、江西等地水汽含量有所增加。GNSS-R积雪深度分布图(图5)显示,20日15时新疆西北部、黑龙江和吉林等地积雪深度5~20cm。
图4 20日15时大气可降水量分布图和24小时变化图
图5 20日15时GNSS-R积雪深度分布图
三、变温监测
综合气象观测产品系统(天衡天衍)变温产品(图6)显示,19日16时至20日16时,西北、华北南部、华中、江南等地出现8℃以上降温,其中湖南、贵州、江西、浙江等地24小时局地降温超过16℃,最大降温22.4℃,发生在湖南邵东市灵官殿[P6455]。
图6 19日16时-20日16时,全国地面站24小时变温产品
综合气象观测产品系统(天衡天衍)最低气温产品(图7)显示,20日10时至16时,6小时0℃线位于四川西部、甘肃南部、陕西中部、湖北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一带。
图7 20日00时-06时,全国地面站6小时最低气温产品
四、大风监测
综合气象观测产品系统(天衡天衍)地面站24小时极大风产品(图8)显示,19日16时至20日16时,辽宁、山东、河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青海等地出现8级以上大风,局地风速超过10级。
图8 19日16时-20日16时,全国地面站24小时最低气温产品
五、雷达监测
雷圣-P雷达反射率拼图显示(图9),20日16时,降水回波主要位于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其中河南中部回波强度较大,达到50dBZ;山西、河北南部、天津以及辽宁部分地区分布有弱回波,回波强度在20~30dBZ,回波缓慢东移。
图9 20日15时,雷圣-P系统中东部雷达组合反射率拼图
六、沙尘监测
综合气象观测产品系统(天衡天衍)大气成分PM10监测结果(图10)显示,19日15时至20日15时,全国PM10浓度高值区范围有所缩小,新疆南疆盆地、甘肃大部、内蒙古西部、宁夏、青海东北部、四川、重庆等地PM10浓度仍较高。20日15时,新疆单站观测到的PM10最高浓度达1434μg/m3,甘肃、四川PM10最高浓度超过420μg/m3。
图10 19日15时、20日15时全国PM10浓度分布图
七、雨雪冰冻垂直观测
1.北京海淀站垂直观测
北京海淀站云雷达产品(图11)显示,19日13时云系开始发展,20日03时云顶高度逐渐降低,回波增强,最大达到17dBZ,06时和12时分别出现短暂降雪。
图11 19日06时-20日16时,北京海淀站云雷达地面降水类型识别产品
风廓线产品(图12)显示,19日夜间近地面风向由西北风转为东北风;20日01时中层出现西南急流,为降雪提供了较好的动力和水汽条件。
图12 19日06时-20日16时,北京海淀站风廓线水平风产品
2.河南郑州站垂直观测
河南郑州站云雷达产品(图13)显示,20日09时郑州云系发展回波接地,云顶最大高度超过10km;09-14时,地面降水类型识别产品显示雨雪交替转换,以冰相为主,结合温度廓线产品(图14),3km存在逆温层,20日09时地面温度低于0℃,有利于冻雨的发生;14时回波强度增大,降水相态转为降水。
图13 19日06时-20日16时,河南郑州站云雷达地面降水类型识别产品
图14 19日06时-20日16时,河南郑州站温度廓线产品
风廓线产品(图15)显示,近地面为东北风,2km以上为西南风,中层存在西南急流,为降水提供了较好的动力和水汽条件。
图15 19日06时-20日16时,河南郑州站风廓线水平风和低空急流指数产品
(责任编辑: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