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喷马頔的时候,我究竟在喷他什么

简介: 有人评论说“民谣+后摇=屎,文雀的曲子和马頔的大舌头根本就不配。” 有人评论说“马頔作为民谣界EXO,这几年靠着两三首唱烂的矫情民谣在

有人评论说“民谣+后摇=屎,文雀的曲子和马頔的大舌头根本就不配。”

有人评论说“马頔作为民谣界EXO,这几年靠着两三首唱烂的矫情民谣在国内外大办巡演混饭吃,如今好不容易憋出首新歌连作曲都直接省了,词更是如成语接龙一般毫无文学性。再说文雀乐队,是欠马頔钱,还是后摇在中国真的没饭吃了?”

还有人说

所以《大雁》这首歌到底难听吗?

来,请你听一下,求鉴定

当“不知为何喷马頔而喷马頔”已成为民谣圈的政治正确时,我想问问——

你究竟是因为真讨厌马頔而喷马頔,还是觉得“不喷马頔显得不时尚”才跟风强行喷马頔?

你说你觉得马頔很low,请起码给我一个理由。

2011 年,马頔在豆瓣组织了一个名叫“麻油叶”的民间音乐厂牌,名字起于“马由页”的谐音。

人们开始习惯的叫他:马老板。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民间民谣组织,一群’成人‘民谣歌手”。

代表成员比如有被大家熟知的—— 尧十三、贰佰、 宋冬野、丢火车乐队等。

于是有人喷马頔说:“麻油叶烂透了,俗不可耐。”

马頔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喜欢的歌有很多,但让我想起来就想掀桌的目前只有《南山南》了。”

因为当路边修鞋的老大爷都在听《南山南》的时候,这首歌从一首小众民谣一跃成为网络金曲;

大家从最初那个“听起来不错”的简单初衷,也很快便陷入了“吵嚷着要评价《南山南》和马頔优与劣”的畸形鸿沟。

人红了,歌火了,自然是非也多了,想想还真是头疼。

于是又有人喷马頔说:“你真是矫情到让我恶心,真是烂歌烂大街。”

好声音张磊演唱《南山南》一炮而红之后,那英对其赞叹不已:“扛起了民谣的大旗!

但随后,张磊在多次商演活动中演唱《南山南》的做法却引起了原唱马頔的不满——

马頔在微博上讽刺:“扛起了中国侵权大旗,能不服么?””

于是还有人说:“马頔你矫情个屁!张磊捧红了你和你的《南山南》,还维权个鸡毛啊。”

虽然我觉得马頔唱歌时嗓子卡着一口浓痰,不敢苟同。

但马頔傻不傻逼我们先不讨论,我就想问问某些人:你侵权就侵权了,还一副“我侵权,你活该”的样子是谁给你惯的臭毛病?

有人问“马頔为什么又叫马啪啪?”

原因太不可描述了,请自行百度。

于是依旧有人喷马頔:“私生活真混乱,尿道发炎的马啪啪。”

我喜欢吃辣,你喜欢清淡;我喜欢许巍,你偏偏就中意《伤不起》。

大家审美不同,喜好不同,这无可厚非。

你讨厌黄晓明一口蹩脚英语“闹太套”的装逼,但你不可否认黄晓明是一个宠妻狂魔、对粉丝无限温柔的暖男。

我讨厌马頔唱歌时嘴里像喊着108个玻璃珠的口齿不清,但我从不觉得“听马頔歌的人,就是烂品味的大low货。”

一位乐评人说的好——“一个圈子如果充斥着质疑与批判,那它也许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因为有约束;但如果只充斥着泄愤式的骂声、充斥着不知所云的鄙视链,只能说这个圈子都很糟糕。”

就像《大雁》首发后,大家骂声一片,而马頔只是在评论里默默地说了一句——

没错,爱就爱,不爱就拉倒;你非要说马頔很low,请起码给他一个理由。

听歌还听出了优越感这回事,我只想说——多一些平常心,何必执着。

回复关键词,可获得相应文章

马条|许巍|贰佰|朴树|艾尔肯|汪峰

张玮玮|冯佳界|张悬|孙大剩|川子

洪启|小舟与旅行者|不可撤销

安来宁|小安|一三..等关键词

获得其他民谣推送

try it!

评论区聊聊

你怎么评价马頔和他的《大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