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大型动物,食肉的鳄鱼为什么能躲过白垩纪的大灭绝?
到了白垩纪,甚至还演化出了恐鳄、帝鳄等平均体长接近10米的史前巨鳄,但是这些早期的鳄鱼都因为种种原因灭绝了,它们甚至还来得及看看白垩纪末期大灭绝事件的景象就早早的成为了化石。
而剩下的一些早期的鳄鱼体型都相对的较小,它们躲过白垩纪末期大灭绝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水陆全能的能力,鳄鱼最早的祖先是陆地的爬行动物,它们近水生活逐渐的有了在水中生存的能力,但是鳄鱼并没有“忘本”,它们靠着下水扩张了自己的栖息环境,而且从淡水到海水,早期的鳄鱼都能完美适应,再加上可以在陆地上生存,让鳄鱼有了充足的生存空间来应对极端的环境变化。
超能力二:以静制动
从目前科学的研究来看,科学界认为恐龙可能是类似于温血动物的动物,尤其是掠食性恐龙,温血动物有一个缺点就是要随时的消耗能量来维持相对稳定的体温,就拿我们人类来说,即使你躺着不动,体内的新陈代谢依然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到饭点了,你依然会饿。
但是,鳄鱼不同,它是变温动物,变温动物的缺点很明显,无法调节体温,体温只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正是因为这样大部分时间都在水中生活的鳄鱼才需要每天晒太阳来恢复体温。
但是,变温动物也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当体温较低时,它们的新陈代谢速率也会变慢,而新陈代谢速率是与能量的消耗成正比的,当速率变慢,能量消耗也就会变少,所以,在白垩纪末期,因为生态的巨变导致了食物减少时,鳄鱼通过减少活动,尽可能的待在水中让体温相对较低,就能减少对食物的需求,从而在灾难中尽可能的活下来。
超能力三:对抗撞击冬天
撞击冬天是指在大的行星撞击地球后,会因为大量的烟尘、碎屑遮天蔽日,挡住了地球表面上的太阳光,从而造成地球表面进入长时间的寒冷时期。
简单的说就是行星撞击按下了冰河时期的按钮,这对地球生态是毁灭性的,因为它不像普通的冰期那样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就进入的,这对于温血动物和大型动物来说都是致命的,因为撞击冬天会导致地表的植物大面积的枯死,最终让食物链崩塌。
而温血动物在寒冷的环境中,恰恰需要更多的食物来维持体温,但现实是食物不增反减,这样它们都会被淘汰掉。
而鳄鱼就不同了,它们的食物来源很多,水中的鱼虾蟹,陆地上只要还有动物就会来喝水成为它的猎物,而且原本就是变温动物的鳄鱼潜入水中之后,即便有冰层,冰层下的水温度也比较高,最关键的是鳄鱼还会用冬眠来对抗寒冷,所以,在对抗撞击冬天中,鳄鱼有天然的优势。
超能力四:超强的耐饿能力
这个能力其实在第二个时我们已经说过了,但是没有具体的说鳄鱼的耐饿能力究竟有多强?鳄鱼变温不需要额外的热量来支撑体温,再加上它们能不动就不动的习性,让它们具备了极强的耐饿能力。
我们以现代鳄鱼为例,在非洲的马拉河中生活着大量的尼罗鳄,作为现存第二大的鳄鱼,它们的平均体长在3.5米左右,但是,让人们没想到的是这里的尼罗鳄竟然可以长达半年不进食。
这是因为马拉河又被称为天渡之河,这里是东非动物大迁徙的最后一站,渡过这条河就是草木丰盛的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每年在迁徙时,会有数百万只动物从河里游过,这是尼罗鳄们一年之中只有两次的盛宴,在此期间,尼罗鳄会疯狂捕杀渡河的动物,因为它们知道等到渡河完成,一等又是半年。
正是因为这种特点,让这里的尼罗鳄养成了一顿吃饱半年不饿(饿也没办法)的习性,由此可见,在大灭绝事件发生时,只要是地球上的动物没有完全灭绝,鳄鱼就有活的希望。
超能力五:不挑食
恐龙在地球上存活的时间超过了亿年,在此期间,它们吃的都是最好的食物,这其实不是件好事,因为地球的生态环境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变化,依赖于某些食物,就意味着食物消失,就离灭绝不远了。
而鳄鱼就是“不挑食的好宝宝”,它们从演化之初就是食肉动物,但从不挑食,无论是大型动物,还是水生小型动物,甚至是高度腐烂的肉,它们都是来者不拒的,而在大灭绝事件发生时,动物的消失不是瞬发的,而是有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动物的尸体是非常容易找到的,这对于不挑食的鳄鱼来说,简直是救命的稻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